刀郎山歌响起之地: 一座城与一群人温暖相拥

版次:A08来源:深圳侨报    2025年04月30日

演唱中的刀郎。龙岗融媒记者 胡燕飞 摄

龙岗融媒首席记者 聂朦

92岁的客家奶奶,拄着拐杖站在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外,一脸兴奋地呼喊着“刀郎加油”;78岁的铁杆“刀迷”,戴着鸭舌帽在场外纵情高歌,似是要把歌唱给一墙之隔的偶像听……这个初夏,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歌迷,用一幕幕满载欢歌与热烈的瞬间,让吹过龙岗街头的晚风,再一次变得温柔而撩人。

4月26日至27日,“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在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唱响,数万歌迷自四面八方奔向龙岗,共赴这场在青春里缔结下的不老约定。场馆内,一身素衣的刀郎倾情献唱,山歌嘹亮、余音不绝;场馆外,沿街值守的铁骑与花式应援的歌迷交织成风景……穿过浩瀚夜空的歌声,人们在缱绻岁月里看到的,是一座城与一群人的温暖相拥。

爱刀郎的“大大小小”和爱“大大小小”的龙岗

“谢谢深圳的刀迷,谢谢我的‘大大小小’!”4月26日晚,梦幻荧光包裹下的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俨然一片热泪与欢歌交织的海洋,一曲唱罢,情绪翻涌的刀郎哽咽着说出了这句对全场歌迷的致谢。

刀郎的“大大小小”,对他有多爱?演唱会开始前的很多个画面里,早已藏好了答案:被灯光点亮的大梅沙愿望塔上,静静流淌着万千歌迷的温暖祝福;书写着“山歌响起的地方”与“深圳刀迷”应援标语的巨型风筝,在城市上空久久盘旋;龙岗儿童公园的摩天轮变身“巨型情书”,滚动播放着“刀郎,龙岗欢迎你”的问候语……

画面的背后,则是一个个鲜活而具体的人。自四川内江赶来的歌迷,在大运中心体育馆外引吭高歌,每一缕歌声都传递着家乡人对刀郎的喜爱;陪伴九旬母亲在家门口“追星”的中年大叔,面对媒体镜头幽默调侃“难得刀郎来深圳,尽孝的机会不容错过”。两场演唱会,是两场全国“刀迷”的狂欢盛典。大运中心如潮的人流,既承载着场内外歌迷不断生长的爱意,更见证着一座城对一群人的敞开怀抱。

是的,那些爱刀郎的“大大小小”,也被龙岗“一宠到底”地爱着。

摩天轮、地铁站、商业街区,随处可见欢迎“刀迷”的标语与海报,给人春风拂面般的盛情;颇具深圳科技感的“太空舱洗手间”,让歌迷清清爽爽地上厕所;换成软座的内场座椅,让网友惊喜点赞“深圳宠粉宠到‘位’了”……这些散见于龙岗各个角落的点滴细节,这些以不同方式呈现出来的善意暖流,真实映照着一座城区对歌迷的热情与友好,成为连接城市记忆与个体情感的鲜活纽带。

“会整活”的歌迷,遇见“有意思”的龙岗

刀郎的歌迷,有多会整活?

有人攒起百人管乐团,在演唱会场馆外奏响《2002年的第一场雪》;有人集体换上深圳校服,梦回青春唱起《手心里的温柔》;有人不甘只当看客,在场外K歌、比舞、秀书法,悄然上演中老年人“才艺大比拼”。

当这些“有趣的灵魂”齐聚龙岗时,人们不禁期待:一个时尚风与烟火气并存、历史感和现代范交融的龙岗,会以何种面貌和姿态去回应歌迷的激情与热望?一个个“有意思”的场景,告诉了我们答案。

蛟龙突击队和“机器狗”的组队巡逻,引来众多“刀迷”围观合影;“肖老六”等本土网红IP与“刀迷”互动,衍生出“集全国老六签名”的趣味打卡;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文创商家推出“宠粉盲盒”,“刀迷”凭演唱会门票即可兑换深圳校服文创、龙岗手信等特色礼品……这些发生在不同群体之间颇具网感的互动,正是“趣龙岗·有意思”城区形象的一道缩影——通过构建“科技+文创”的区域品牌,更多龙岗故事正在从“被看见”升华为“被记住”“被想念”。

“有意思”的龙岗,既致力于精耕细作地练好“台下十年功”,也善于抓住每一次“台上一分钟”式的舞台和秀场。乘着刀郎演唱会的东风,龙岗区将“演艺经济”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为万千“刀迷”献上一场“观演+旅游+体验”的一站式“文旅融合秀”。

“在龙岗这两天,不仅看了演唱会,还深度体验了龙岗的吃喝玩乐和在地文化,真是不虚此行!”一位“刀迷”如是说。演唱会期间,“刀迷”凭演唱会门票可在大运天地22家餐饮门店享受专属优惠,在周边11家指定KTV免费欢唱1小时。而大运中心周边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和深圳大运公园、龙口水库等景观,则通过“导览图”串联成线,打造“音乐+校园+自然”的深度游路线。

当“科技与文创”描摹出城区的多彩,当文化与商业编织出生活的绚烂,在“从演唱会出发,不止于演唱会”的观演体验中,众多“刀迷”收获的,除了偶像的歌声所带来的视听欢愉,还有专属于龙岗这座城区的“独家记忆”。

从环卫工到女交警,龙岗温度随处可遇

两天的刀郎演唱会里,除了场馆内外那些激情四射、花式应援的歌迷外,有两个人的声音和身影,同样被媒体的镜头所捕捉和记录。

一位是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附近的一位中年女环卫工人。面对媒体的采访,不善言辞的她淡然地说道:“人流量虽然比较大,但卫生质量还是要保障,这也是为了让游客玩得开心。”平凡如她,亦深谙“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道理,把每一次清洁做得再细致一点,把每一条马路扫得更干净一点,这是龙岗人的待客之道。

另一位是在朋友圈里火出圈的女交警。在深圳大运中心周边路段疏导交通时,她利落地扎着马尾,时而比划通行手势引导车流,时而俯身贴近车窗为游客解答路况,其温柔的微笑和干练的形象让众多网友称赞“简直不要太美、太温柔了。”

细微之处,最能体现一座城区的人文温度。从环卫工人到女交警,从迈入龙岗的第一刻到踏上返程途中,龙岗将城区治理的温度融入每一个细节中,为每一位“刀迷”营造安心、舒心的观演和游玩体验。

场馆内,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分布于各个角落,热情为每一位观众提供咨询引导、秩序维护等服务;环卫部门科学增设移动垃圾桶,加密垃圾清运频次,全力为观众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观演空间。

场馆外,无人机循环播报交通指引,数十辆铁骑全程开启护航模式,执勤警力在场馆周边道路形成流动安全网,交相辉映的红蓝警灯成为“最有安全感的演唱会灯光秀”。

“感谢深圳公安、文体、消防等部门支持,感谢深圳大运中心让演出完美呈现。愿望塔点灯、摩天轮祝福,这些细节让我感受到深圳的用心。”演唱会结束时,刀郎在舞台上发出这样的真情流露。这是深圳这座“永远可以相信”的城市,被信任和认可的生动注脚,也是解锁龙岗城区发展逻辑的一把钥匙——当“有温度”真正成为城区治理的一大内核时,每个人的“小美满”都能成就美好生活的“大图景”。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