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如何选择教培机构?

这份“防坑指南”请收好​

版次:A04来源:深圳侨报    2025年07月31日

学员在钢琴培训机构上课。

龙岗融媒记者 黄珍珍 文/图

放暑假啦,孩子是在家里“放养”,还是选择教培班学一技之长?“双减”之下该如何正确选择教培机构?消费陷阱又该如何规避?日前,记者走访相关职能部门,为广大市民带来一份实用的“防坑”指南。

选机构先看“一证一照”

白名单可作参考

暑假来临,孩子们的课外培训需求激增,如何为孩子选择安全合规的培训机构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家长往往忽略了证照问题,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资质。在音伦国际钢琴艺术中心紫悦龙庭分校,学员家长张小姐(化名)表示:“给孩子选教培机构时,我重点看的是师资,从来没想过去核实机构证照。”她提到,孩子目前在上钢琴课,接下来还打算报物理学科班。

那么,选择教培机构时该核实哪些证照?龙岗区教育局校外监管科科长王春涛明确指出,选择艺术类、体育类和科技类培训机构,证、照齐全是首要前提。“家长要核查机构是否具备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而且这些证件要在机构显著位置公示,还要展示监督机构电话、投诉电话等信息。”采访当天,在音伦国际钢琴艺术中心紫悦龙庭分校,记者看到了“一证一照”以及监督、投诉电话。张小姐表示,接下来选物理学科班时,一定会先查看证、照,再考虑其他条件。

王春涛介绍,为保障孩子的培训安全,今年暑假前区教育局联合各相关部门和街道,对全区2000多家培训机构进行了全面排查,有效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此外,区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公示了证照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家长在选择教培机构前,可参照白名单进行筛选。

报名缴费有讲究

警惕四大消费陷阱

日前,龙岗区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区消委会”)成功调解了一起教培机构消费纠纷。

“这起纠纷是因为教培机构老板‘易主’,新老板的课程不适合孩子,家长提出退费,但和新老板多次协商都没成功。”区消委会负责人李宇晴说,后来经过区消委会与前老板、新老板以及消费者三方多次沟通协商,才最终解决了这一纠纷。无独有偶,区教育局也成功调解了一起因教培机构搬迁引发的退费纠纷。

区消委会提醒广大市民,常见的教育消费陷阱主要有四种:一是 “不过包退”“保提分”等虚假宣传;二是预付费退费难,且违约金高昂;三是格式合同暗藏霸王条款,商家跑路后难以追溯;四是销售离职导致口头承诺无法兑现。

对此,区消委会建议家长在消费前,要甄别商家资质,通过多渠道了解其教育资质、师资力量和授课模式,还可查询“315”平台的诚信公示,先通过免费试听确认需求后再付费;仔细核对合同细节,重点关注缴费和退费条款,必要时在备注栏明确约定,不要轻信口头承诺;支付时确认收款主体、经营主体及合同签署方一致,并保留好收据、发票等凭证;发生争议时先友好协商,协商不成可拨打12345投诉举报,依法理性维权。

“为了更好地监管校外教培机构,自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上线后,我们就一直通过该平台进行监管。”王春涛表示,目前区教育局正在推行数字人民币预收费资金监管方式,以此规避消费风险。他再次提醒家长,不要一次性缴纳或以充值、次卡等变相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费用不要超过5000元,这样可以减少“跑路”带来的损失,降低消费者被强制绑定的可能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