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4来源:深圳侨报 2025年07月31日
市民游泳。
龙岗融媒记者 赵薇 文/图
夏季来临,气温攀升,游泳成为市民消暑健身的热门选择。作为一项全身性运动,游泳深受各年龄段人群喜爱。如何在享受清凉的同时兼顾安全与健康?近日,记者采访了深圳中海凯骊酒店康体中心游泳教练胡宗胜,为市民带来夏季科学游泳的实用建议。
下水前:做好准备,筑牢安全防线
“游泳装备不仅是‘标配’,更是安全保障。”胡宗胜教练强调,进入泳池前,装备与身体检查是第一道关。务必穿戴合身的泳衣、泳帽和泳镜,泳帽可减少毛发脱落污染水质,泳镜能保护眼睛免受消毒剂刺激。更重要的是,需评估自身健康状况——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以及眼部炎症、皮肤病患者,应避免下水,以防加重病情或引发意外。
热身运动是下水前的“必修课”。“建议进行8组针对性热身(每组4个八拍):从头部运动、肩部环绕,到扩胸、转腰,再到弓步压腿、膝关节旋转、侧压腿,全面活动颈、肩、腰、膝等关键部位,让身体微微发热,为入水做好准备。值得注意的是,晚间游泳需把握时间,尽量避免晚上10点后下水,以免运动兴奋影响睡眠。”胡教练还特别建议:“早晨池水温度较低,下水前可用冷水轻擦四肢,帮助身体提前适应温差,降低抽筋风险。”
游泳中:适度运动,警惕突发状况
进入泳池后,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水域。“儿童和初学者应浅水区活动,1.4米以下儿童进入深水区要有家长全程陪同。”胡教练强调,泳池内严禁跳水、潜水、奔跑打闹,“这些行为易导致碰撞或呛水,后果可能很严重。”
关于运动强度,他给出明确标准:“夏季体能消耗快,单次游泳时间建议控制在1小时内。过度运动可能打乱呼吸节奏,引发头晕、呕吐等不适。”若突发抽筋,他支招:“小腿抽筋时,抓紧池边,一手按住膝盖,另一手将脚背向上提拉;大腿抽筋则伸直腿部,双手拉脚尖向身体靠拢,缓解后及时上岸休息。如感到头晕、胸闷、乏力等不适,立即停止运动,举手或呼喊救生员求助,切勿逞强坚持。”
游泳后:关注恢复,收获运动益处
游泳后的科学护理同样重要。胡宗胜建议,市民需及时用温水冲洗身体,涂抹保湿护肤品,预防皮肤干燥;同时补充温水或运动饮料,弥补水分与电解质流失。
“长期科学游泳益处多,能锻炼手、脚、腰腹肌肉,改善血液循环,对青少年骨骼发育、成年人塑形减脂都有积极作用。”胡教练最后提醒,若泳后出现持续疲劳、感冒发烧等症状,可能是运动过量或受凉所致,应暂停游泳并观察身体状况,确保健康安全。
夏季游泳,既是消暑良方,也是健身佳选。牢记科学规范,做好防护准备,才能在碧波荡漾中,安全享受运动的快乐,让健康与清凉相伴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