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4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08月24日
客家男性服饰。
身穿经典蓝衫的客家妇女。
传统与现代客家服饰同台。
演变中的客家服饰。
龙岗融媒记者 欧阳玉美
名 片
客家服饰,顾名思义就是客家人的服饰。主要是指粤闽赣三地客家人的传统衣着,由大襟衫、大裆裤、冬头帕、凉帽等组成。其中,“蓝衫”是客家文化千年历史中的典型符号。
在深圳龙岗,客家服饰屡屡登上舞台,如客家题材舞剧《大围屋·雪娘》以及龙岗皆歌表演等,令人耳目一新;甘坑凉帽曾风靡一时,如今的小凉帽IP则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金牡丹哪!”“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龙岗客家人都会的衬词响起来,南联学校的男孩女孩,穿着客家蓝衫,表演了生动的《客家快板》;穿着唐衫唐裤的男性,穿着大襟衫、手执绚丽凉帽的女性,舞出了动人的《五谷丰登》……这便是龙岗记忆第二季——乡愁印迹文史项目启动仪式上的精彩片段。
仿佛回到旧时岁月,墟市热闹,人声鼎沸。在每一个墟日,穿着客家服饰的人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地赶到龙岗墟,还有不少人在榕树头唱着龙岗皆歌。
时代在变,服饰潮流也在变。如今,我们在一些闪亮的舞台,或是走进鹤湖新居、深圳博物馆,依然能看到不少与客家服饰有关的场景。客家服饰不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蕴含着千年客家精神……
传统蓝衫
客家文化典型符号
蓝衫与汉服一脉相承,又与粤闽赣本土服饰相融,这是客家迁徙文化的见证。读懂了蓝衫,我们便读懂了客家人耕读传家、大胆创新、质朴耐劳、开拓进取的千年传统精神。
在客家先民南迁之前,“蓝衫”便已出现。翻阅古诗词,可以看到不少佳句,如“近作新婚镊白髯,长怀旧卷映蓝衫”“初著蓝衫从远峤,乍辞云署泊轻艘”“蓝衫经雨故,骢马卧霜羸”等。在唐代,蓝衫是读书人的家常服饰,亦是八九品官员所穿的服装。
自晋代以来,客家民系经历了五次大迁徙。尤其是唐末和两宋时期,因战乱频频,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带上了千年中原文化传统,还带上了一袭蓝衫。随着他们远离北方,蓝衫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曾经紧致合身的服装变得宽松轻薄,不仅适应南方气候,还更方便劳作;颜色也因各地的染色植物而变化,相比绚烂多姿的中原服饰和少数民族服饰,客家服饰以黑色、蓝色、靛青、白色、深灰色为主。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客家服饰彰显了客家女人冲破封建束缚,不缠足、不蔽脸,走出家庭、下田劳动的“半边天”优秀品质。
深圳在1979年建市之前,主要有客家和广府两大民系,另外潮汕、疍家、瑶族等占少数。据《宝安县志》记载,客家人占全县总人口56%,主要分布在今龙岗区、坪山区、大鹏新区等地。由于客家人到此耕山耘海,服饰方面尤其讲究简单实用。1949年前后,“上穿大襟衫,下着大裆裤”是深圳客家人最常见的衣着打扮。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客家人虽然还穿着偏深色的衫裤,但是在头饰、冬头帕、围裙中,喜欢用红、黄、绿、紫多种颜色图案点缀。
今时今日,走进“龙岗豪门”——鹤湖新居(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在“客家服饰”展厅及其他展厅,都能看到实物及图文音像形式呈现的客家服饰。朴实无华的服装、久远的工作生活场景、热闹喧哗的节庆……不仅唤起了客家人的记忆,也让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和精神内涵,更能感受到那股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自然色彩
因地制宜别具一格
客家服饰,取材于自然,取色于草木。客家人用苎麻、土棉花、竹纱等纺织土布,又用薯莨、乌臼树、土珠、大青叶等植物汁染色。
历史上,龙岗有四个有名的墟:龙岗墟、横岗墟、坪地墟、平湖墟。尤其是龙岗墟,吸引着来自惠阳、东莞、宝安各镇的商贩带着各地生产的蔬菜、肉禽蛋到此交易。龙岗第一豪宅——鹤湖新居门外的麻石,一直铺到了龙岗墟。下雨的日子,打着伞走在麻石路上,也不容易打湿鞋裤。鹤湖罗氏有不少商铺在其中,不仅有卖布匹的,还有销售蓝衫、冬头帕、凉帽以及各种小饰品的,墟日之外的日子,也有不少客人光顾。
“深圳地区的客家人多数穿着自家用苎麻、剑麻或土棉花织成的土布。因为土织机规格宽一尺,所以织出的土布宽一尺、长三丈,恰好够成年人裁剪一套衣服。布匹线头多,衫裤也十分粗糙。”深圳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民俗学者廖虹雷多年来深入研究客家文化,对本土客家服饰亦十分了解。
龙岗地区旧属惠州府,当地客家人沿袭东江习俗“织竹为布”。据《南方草木状·箪竹》所载:“箪竹叶疏而大,一节相去六七尺,出九真,彼人取嫩者槌浸纺织为布。”其时,甘坑村(今龙岗区吉华街道甘坑社区)有成片的箪竹林,不仅是制作甘坑凉帽的主要材料,还是龙岗客家人制作“竹纱布”的主要来源之一,可谓历史悠久。
客家服装传统颜色一直受乡间植物汁染浸的限制,多用薯莨、乌臼树、土珠、大青叶等植物汁染色,因此只有黑色、蓝色、靛青、白色、深灰色等几种颜色。染一件客家蓝衫通常需花费一整天,用沉淀法萃取大青叶的蓝靛,制成染液后,将纯棉白布浸入放满染液的锅中,数分钟后取出与空气结合,使附着于染布的染液氧化,由绿转蓝,再经多次晾干及至少八遍的复染,使颜色渐深。
客家人除了在节日或各种礼仪中有承袭尚红的习俗之外,平日的服饰色彩低调、不张扬。对此,廖虹雷认为,追溯钟爱和崇尚深色服饰的深层原因,可以发现客家民系长期迁徙漂泊、渴望宁静安稳的心理需求及对故土的乡愁情结。
在原属于龙岗辖区的大鹏地区,客家服饰有着自己的特色。当地中青年妇女普遍喜欢穿海蓝色的上衣襟衫,比较青春明艳,甚至一度流行到深圳中部客家地区。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苏勇博士说:“这是一种海洋文化的体现。”同时,大鹏凉帽也有所不同,为蓝布帽帘,帽箔漆成红色。据悉,明清时期,大鹏为水师“守御千户所”屯守要塞,帽帘蓝色是当时的军服颜色,也就是海军蓝,帽顶漆成红色则因为清朝军帽的顶部是红色的。
服装样式
简单朴实却有妙用
客家服饰样式简单朴素,既适应地方气候,又方便劳作。在九旬老人钟英看来,战争时期,客家服饰还有方便传递情报的妙用。
客家服饰主要由大襟衫、大裆裤、头巾凉帽等组成。客家人称衣服为“衫裤”,上衣称“衫”,下着称“裤”。上穿大襟衫,下着大裆裤,是深圳客家人最常见的衣着打扮。
深圳地区客家男人的大襟衫为正开襟式,有夏季对襟短衫和秋冬时节的对襟长衫(加棉),分为矮领或无领,有5个布钮扣或骨钮扣,左上方及下摆左右两边共三个口袋,袖围和胸围宽阔,方便出门劳动,也适应炎热气候。至于下装,不论客家男女都穿裤腰大、 裤腿宽松的“唐裤”(即大裆裤),外加一条布带束腰绑紧。
“儿童的服饰与讲究实用性的成人服饰不同,色彩艳丽且款式多样、配饰较多。”苏勇说,儿童服饰主要有大襟衫、对襟衫、褂甲、肚兜、帽围、围涎、虎头帽等。帽子尤其吸睛,过去客家女子给孩子绣虎头帽,既有吉祥花纹,还点缀银饰如八仙过海、如意云纹等,寄托了孩子得到护佑、健康成长的心愿。
客家女性忙于“四头四尾”(即灶头镬尾、针头线尾、田头地尾、家头教尾),很少穿裙子,大襟衫、围裙、大裆裤是标配。女性上衣主要有三种开襟方式:大襟、对襟、琵琶襟。其中大襟最为常见,从领口到右腋下开襟,也就是俗称的“右衽”,衫襟内有暗小口袋。领口、腋下的两颗钮扣均为布纽扣,这样不易“走光”。服装以平面且直线的方式剪裁,宽松大气,长短以“行不露臀,坐不露股”为原则,适合弯腰劳动及哺乳。古钟形围裙为蓝黑色,以镶绲、花纹、彩色织带为装饰,为朴实的衣着点缀了一抹亮丽的颜色,也为了劳作时不弄脏衣服。客家妇女常戴冬头帕(又称“抹额”),用一块方形布包在头上或发髻上,既有装饰性,又能起到遮阳、挡风、防尘、护发的作用。
凉帽是龙岗客家服饰最大的特色,由竹篾织成的帽笪和黑色纱质帽帘组成,样式纤巧又实用。过去,男子劳作时也会佩戴,更是女子出门时的随身标配,帽顶圆圆、帽帘翩翩,成为田间巷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对于客家服饰的妙用,钟英老人有着特别的体会。钟老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爱联石火村(今龙岗区爱联社区石火片区),年轻时,她不仅要出门劳动甚至挑米到香港卖,作为共产党员,还曾为党组织秘密送情报。“我把纸条折得很细,或是放在裤头(大裆裤的裤头很大,适合藏纸条),或是戴个当地妇女都会戴的客家凉帽——里面藏着毛巾,毛巾中夹着信。”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她才结束传递情报的工作,并公开党员身份。随着时代发展,钟英老人早已穿上了老年人常穿的服装,但是,她仍记得那久远的故事。
演变升华
客家服饰登上舞台
客家服饰已经融入当代生活。在一些精彩的客家文化表演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客家服饰的演变,还能看到不变的客家精神。
客家服饰已逐渐融入现代社会,呈多元化发展。廖虹雷认为,随着人们的审美提升和工艺水平持续进步,客家服装有了更绚丽的色彩、更多样的款式、更繁复的图案,“客家服装的颜色不再是单一的深色,变化为红、黄、青、紫、绿、赭、褐等艳丽的色彩;服装的图案也从原来的碎花、格子、斜纹变化为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装饰图案;服装款式则变得更时尚、经典、舒适、随意和千姿百态”。
“比如,从前的客家服饰中有深色的围裙,但现在直接把围裙的部分融入上衣之中,成为一体化的装饰。”苏勇说,客家服饰不再拘泥于劳作的实用性,增加了表演性而变得更吸人眼球,有了更高层次的美的感受。
在龙岗区大大小小的舞台,我们常常能看到客家服饰亮相,或是巫云瑞老先生打起快板唱响了龙岗皆歌,或是老手艺人张官贤带着孩子们制作甘坑客家凉帽,或是婀娜多姿的客家妹子舞出了新时代的韵味……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入选特区40年优秀舞蹈作品回顾展的《大围屋·雪娘》。这是我国首部以客家大迁徙为题材的大型原创舞剧,展现了各个时期的客家服饰,呈现了客家人筚路蓝缕、开山劈壤的壮阔历程。该作品曾在全国巡演百场,荣获广东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省第十届艺术节音乐舞蹈类一等奖,是深圳地区原创文艺精品代表作之一。
传统客家服饰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进入了阿婆的衣箱底,进入了博物馆的展厅,进入了更广袤的舞台……客家服饰不会被遗忘,因为其中蕴含着代代传承的客家精神,寄托了客家人的乡土情怀和隽永乡愁。
(本版图片均由陈武远、欧阳玉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