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16来源:深圳侨报 2022年11月30日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
今年以来,在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目标的指引下,大鹏新区坚持“生态立区、经济强区、福民兴区”的发展要求,“教育答卷”频频刷爆朋友圈:深圳海洋大学发布招标公告、深圳中学大鹏学校封顶、大鹏外国语小学开学、深圳市红岭教育集团大鹏华侨中学和市第二十三高加快建设……可以说,在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大鹏新区马力十足、成绩卓越。
从幼儿托管到大学
不出新区就能上到好学校
为民办实事是最实在的“福民”之举。面对辖区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大鹏新区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头号工程”,最大限度满足民生需求。
“家门口就有优质幼儿园,附近的初中、高中也是名牌学校。现在,还有深圳海洋大学这么好的大学落户大鹏。可以说,从幼儿园到大学‘一条龙’,不出新区就能上到好学校。”每每说起上学这件事,大鹏办事处居民陈钻娣就开始盘算着她的“幸福账”。
今年6月17日,大鹏新区与南方科技大学举行合作签约仪式。会上,双方重点围绕筹建深圳海洋大学相关事宜展开深入交流。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共建海洋科学研究院、共建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基地、合作共建国际海洋大鹏品牌、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党建共建等九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此外,双方还明确,将通过举办高层次海洋国际论坛会议、全球海洋治理论坛、全球海洋会展、全球海洋科技赛事等活动,促进深圳海洋产业发展,助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从中央提出支持深圳组建海洋大学到2022年起培养首批学生,时间跨度不足3年;从深圳海洋大学被正式赋予项目代码到发布设计招标公告,用时不到7个月。在深圳全面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进程中,大鹏新区努力推动深圳海洋大学建设的历程再次演绎了“深圳速度”。
为深入落实“幼有善育”,大鹏新区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5060”攻坚计划,坚持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稳步提升公办园和普惠园在园儿童占比。
截至目前,大鹏新区幼儿园共19所,其中公办园10所,占比52.6%;新区幼儿园在园儿童5503名,其中,公办园在园儿童数占比57%;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5158名,占比94%,均位居全市前列。
不仅如此,当前,新区正大力推进鹏湾幼儿园、东湾幼儿园、云曦幼儿园等13所公办幼儿园建设,预计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4110个。在新区大力推进教育基础建设的背景下,辖区适龄儿童的基础教育学位需求得到切实保障,而新区对于教育基础建设并不止步于此。
如何促进辖区19所幼儿园“齐头并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大鹏新区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改革,专门出台新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方案,按程序成立4个幼教集团,在全市率先实现公民办幼儿园集团化办园及学区化治理100%覆盖,积极打造集团化办园“大鹏模式”。
除了学前教育,公办义务教育也是大鹏教育近年来的一大“发力点”。
当前,大鹏新区正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结合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布局,大片区统筹协调推动学位的保障工作,切实做好教育资源配置规划,优化中小学等建设布局。
2021年至今,大鹏新区建成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435个,建成学前教育学位720个,新开工建设高中学校2所。
到“十四五”期末,大鹏新区将规划新建中小学校5所、改扩建5所、拆除重建1所。此举将新增小学学位7830个、初中学位4200个、高中阶段学位4500个,充分保障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学位需求。
大力引进名校
品牌引领高质量发展
大鹏新区以大力引进名校、推进“名校+”“名校长+”模式集团化办学作为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教育质量、规模双提升,提高新区整体教育质量,加快打造深圳东部教育高地。
今年4月29日,大鹏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与福田区教育局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正式成立“深圳市红岭教育集团大鹏华侨中学”。同时,由红岭教育集团选派人员组建学校管理团队,目标是将“深圳市红岭教育集团大鹏华侨中学(暂名)”打造成为“深圳领先,国内一流”的名校。该校将建成一所有着初、高中学制的完全中学。其中,初中36个班、高中36个班,预计2023年9月开学。
引进“红岭”不久,大鹏紧接着就正式牵手“深中”。
今年8月24日,大鹏新区与深圳中学举行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双方将合作举办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
仅仅两个月后,10月26日,深圳中学大鹏学校正式全面封顶。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预计2023年6月建成、9月正式开学。学校建成后,将涵盖小学、初中,共54个班,可提供义务教育学位2520个,将有效满足周边区域居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此同时,深圳中学大鹏学校也正面向2023届应届毕业生招聘24名优质教师,以便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而位于葵涌办事处的大鹏外国语小学,则是大鹏新区与深圳市百外教育集团联合创办的一所新型公立学校,已于2022年9月正式开学。学校设计规模为36班小学,可提供小学学位1620个。
大鹏新区在教育上的持续发力,还不止于此。今年以来,大鹏人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建设项目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二期提前竣工,市第二十三高级中学正火热建设、2023年将正式启用。
持续推进“名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与众多名校实现紧密合作,是新区探索教育跨越式发展新路、实现“学有优教”的重要抓手,也是新区持续引入市内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办学的缩影,不仅极大地填补了新区学位的空缺,更是迅速构建起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的高品质教育体系,满足市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期许。
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功能,进一步推动教育发展优势互补,促进新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新区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此外,新区也大力推动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为进一步优化提升民办学校发展水平,新区正在修订《大鹏新区促进民办教育优质发展若干措施》,从提高教师长期从教津贴发放标准、提升教育装备水平、开展“阅读促进工程”、奖励教师学历达标等多方面持续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切实促进民办学校优质发展。新区也正聚焦名师优质在线课堂资源,加快建设覆盖所有学科知识点的名师优课开放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通过推动内涵发展促进学校质的飞跃。
“内引+外培”
多措并举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在加快推动教育改革先行先试的路上,大鹏新区秉承“教师是第一教育资源”的理念,广聚英才、广纳贤才,先后出台《深圳市大鹏新区教育系统人才引进和培养扶持办法》及《大鹏新区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细则》,从人才引进上优化学历结构及专业化程度,大力实施“鹏程计划”名师工程,增强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最高奖励由120万元升至300万元,成功引进名师14人。这为新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梯级培养体系进一步夯实根基。
由此,大鹏新区对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视及投入可见一斑。
目前,新区拥有特级教师7名,博士研究生23人,人员配备进一步充实。除了构建完善的教师激励体系,研究制定教师优待政策以外,新区还推进专业教师引进和培养并举,引进一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教师高学历“倍增计划”以及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
既有外引,也重内培。近年来,大鹏新区通过名师工作室建设等载体,带动青年教师雁阵成长。新区将名师工作室的研修活动与学科教研核心组的研修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打破校际壁垒。
截至目前,新区培养名师151人次、培养骨干教师后备人才770人次,并建立后备校长人才库。今年,新区更是提出力争建成30个以上名师工作室,加快壮大新区高层次教育人才队伍,切实提升新区教育教学软环境,同时,优化新区教师队伍培训模式,全面做好教育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工作。
接下来,新区还将通过组织教师集中研修活动,以问题为导向,调动全体教师的研究意识,使教研工作有实效有质量,实现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成绩双丰收,奋力书写“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美好画卷。
(陈智美 张丽)